颂歌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颂歌文学 > 一剑长安 > 第二十九章 赐婚

第二十九章 赐婚

第二十九章 赐婚 (第1/2页)

赐婚
  
  圣朝的早朝并非每日都上,一个朝廷,每日早朝必定出了问题;可若长时间的没有早朝,那也会出问题。
  
  圣皇不可能每日去关照三省六部做了什么,中书舍人给这三省长官提出了什么建议,他们见了哪些人,也不可能每日要所有的官员都上报工作日程。
  
  他算不上勤奋,可也不是个懒的天子。
  
  只有当奏折中披露大的问题或者二十四州某个州发生了什么天灾**,亦或是战争之后圣皇才会适时的召开早朝。
  
  其余时间便是有事也只和三省的长官见上一面,探讨出结果了便发出一条召谕。
  
  至于六部的长官,也只能眼巴巴的等早朝时候才能见一眼圣皇。
  
  每次要召开早朝,都会提前三日由小太监们告知百官,毕竟这大多数的官员都居住在临近皇城的几个坊,也算不上多麻烦,而且提前三日,也可以让各官员把手头不能解决的问题整理一下,等到早朝的时候便可以提出来。
  
  这次的早朝召开,大家心里都有点谱,大概知道这圣皇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四州之乱,投降的投降,平叛的平叛;越州之站一个多月后,才顺利的交接完毕,兵不血刃的收回了黎回,秦家举戈投诚,这四州平叛才算真正的完结。
  
  如今,这四州虽然都全回来了,可这四州的太守还未敲定。
  
  百川、穹州、黎回大部分的官员还是原来的官员,时间紧,只是替换了小部分的官员。
  
  而越州的情况则更加的复杂,一些小地方都没什么官员,全都跑完了。只是留着一些从朔方、安和还有隋城三个军事重镇中出来的一些武将,别说什么官员了,有个人守着就算不错的。而且,协助攻下越州城的楚将赵晋也一直没有被调回来,不是因为圣皇对他放心,而是仓促之间,找不到谁去了,只能让赵晋暂时先守着。
  
  今日的早朝,便是要把这四地的官员敲定下来。
  
  这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儿,派谁去,不止是要有圣皇的认可,还要平衡朝臣的心。
  
  毕竟现在百姓安居乐业,几乎没什么战乱,逐渐的有了盛世的开端,人心也不似之前那般拧成了一股绳,逐渐散了开来。
  
  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人更容易团结起来;在安和的时代,人更容易分散。
  
  现在朝堂之上分成了几派,单从支持的皇子来分,就有“武”派和“德”派之分;还有根据所属地,官员的籍贯之类的,各种派别数不胜数。
  
  不过除了“武”“德”之争,其余的派别都不过是一些意气之争而已,小打小闹,要一个面子,所以虽然圣皇知道,可也懒得去管他们。
  
  “武派”自然是支持大皇子轩辕炽,毕竟他在边陲镇守了多年,如今五部和越州四地这两个大毒瘤全都挖了出来,他的声势更甚从前。
  
  而“德派”支持的便是还在幼学之年,却传出德名的十皇子轩辕仁德。
  
  讲实话,不管是论功绩还是出身,这轩辕仁德和轩辕炽都不能用来比较。
  
  轩辕炽是正室皇后所出,同圣皇从贫穷走到巅峰的女人;而轩辕仁德,则是圣皇酒后思念亡妻,误睡了一个宫女所出。圣皇除了圣朝初期,为了稳住何、楚、秦、韩四大家族纳了何家的一个女子为妃之后,便从未有过妃子。
  
  他剩下的皇子公主,几乎都是酒后要么是修炼时出了岔子和宫女甚至一些小婢女所出。他也没给她们妃子的名分,最多给了一个才人的名头,由伺候人变成了被人伺候。
  
  只不过对那些皇子和公主,他却是一碗水端平,甚至待遇比大皇子幼年时都好上不少。
  
  论起功绩,大皇子这些年镇守南方边陲;而十皇子则才幼学之年(十岁),最多是写了几首诗,待人温和而已。完全没有可比性。
  
  可偏偏现在两方势均力敌。
  
  这最大的原因,也是圣皇的心头大患,便是因为十皇子有一批文官支持,后面还隐隐有着夫子庙的身影。
  
  夫子庙插手皇储之争,而且能把一个出身功绩都没有的人抬到和立下汗马功劳,出身正统的人平起平坐,这等实力,换做任何一位天子都会寝食难安。
  
  这早朝和四州官员的归属,便又是“武”“德”两派的新战场。
  
  毕竟若是自己人去了那地方,站稳了脚跟,那可是大大有利的。
  
  太阳刚刚升起,那乾龙殿门口的两条石龙迎着阳光,一双石目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炯炯有神,而广场的边缘则是有些微红,那是初升太阳所能到达的边界,几只鸟儿从广场边缘上的树上飞走。
  
  这会儿,官员们陆续到达,关系不错的相互打着招呼,若是遇到有些小摩擦的,便冷哼一声,转过了脸,各走各的。
  
  陈玉农和薛正武热情的打着招呼,毕竟薛潘和陈天华看起来关系不错,而且两人身居要位,却还没有明确的站哪一方,所以可以无所顾忌的打着招呼。两人四方来缘,两方的人都和善的对待这两位尚书。
  
  乾龙殿中的人多了起来,小太监李忠贤有些不习惯,紧紧的抓着手上担着的拂尘,想借此来缓解自己的紧张。
  
  下方站着百官,当头的便是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的三位头头。
  
  三位老人居中站,晋王也紧靠和并肩而立,而大皇子和十皇子一左一右也站在了两侧。
  
  他们的身后,站着的便是六部的官员,再往后,才是一些文臣和武将。
  
  这三省六部可谓是圣皇的左膀右臂,家国大事,做什么决定都要这三省六部的几位一起商讨出一个结果来。
  
  特别是三省,三位都是老人,在这没有丞相的时代,三位老人某些方面的权利比丞相还大,他们年纪已经到了这里,官职也到了这个地步,心思也没那么多,最多会提携几个后生,更多的还是会以圣皇,会以天下苍生为重。
  
  所以,不管皇储之争怎么闹,三位老人都不在乎,也不理会,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在这个位置一直待着的原因。
  
  小太监一声高呼,所有的官员都立马下跪,口中高呼“圣皇万岁”。
  
  圣皇抬了抬手,所有的官员这才站了起来。
  
  他本来就不喜欢这一套,可礼部尚书和三位老栋梁都多次劝解圣皇,圣皇也只能照做了。
  
  按照他的性子,有事议事便可,别搞那么复杂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君子论道送来的时候,他会对柴薪桐特别留意,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也不喜欢繁琐的“礼”。
  
  “众爱卿,今日主要的事情便是越州、百川、黎回和穹州四地,到底派哪几个人去这四个地方合适,众爱卿商议一二,给朕一个建议。”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今早的议题,可还是交头接耳起来。
  
  三位老人稳稳当当的站着,眼皮低垂,都懒得抬起来一下。这个问题圣皇和他们也说过多次,基本有了结果,圣皇如此问,一是看看有没有人能推举更合适的人才出来,第二便是能更清楚的分辨这些官员的立场。
  
  一阵细小的嘈杂之后,整个乾龙殿安静了下来。
  
  “诸位有什么好的建议么?”圣皇沉声问道。
  
  这些官员都不是傻子,他们知道枪打出头鸟,此时一个个都静了下来,没有人说话。
  
  居中而站的老头眼皮抬了抬,他知道这时候该他站出来了。
  
  “陛下,下官推荐新晋的中书舍人范淹为百川太守;推举秦亥外侄秦昭和为穹州太守;推举素有才名的楚士廉为黎回太守;而忠义候盔下的赵晋暂领越州!”
  
  此言一出,满堂皆寂。
  
  说话的人是尚书令郭敬晖,统领六部之人。
  
  对于这四人,并非是原有朝堂之上任何一方的人,甚至有几人他们听都没听过。
  
  这时候,一官员往前走了一小步,拜道:“陛下,尚书令推举之人其才德自然不用多说,范淹自然没有异议,只是剩下三位,两位和楚家关系匪浅,一位又属于秦家,这何异于虎口夺食之后又将食物送了回去,请陛下三思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听说你喜欢我(影视原著) 我是有良心的 妙笔计划:风暴之海 我死后渣男疯了傅铭煜程西 末日游戏:我靠建设领地当包租婆 外乡人的旅途 斗破苍穹之药族族长 女配逆袭:特种兵女神 游戏世界的开挂之旅 傅铭煜程西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