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七翎剑诀,一骑绝尘 (第2/2页)
剑光呈水青色,看起来像某种涉禽的尾羽,周边水波荡漾。
“你竟然这么快就掌握了第二种翎羽?”
这速度即使是在一万年来所有试炼者中都能排进前列了,不,不止是这一万年来,即使是在九剑山还没有覆灭的时候,也很突出了。
这样的悟性,哪怕实战能力极差,也能成为九剑山重点培养的弟子。
因为实战能力可以培养,而悟性是很难改变的。
一个人突然开悟或者大器晚成,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但终究是小概率事件。
李承宗能有这么快的进度,自然是熟练度面板的功劳。
九剑山的试炼简直就是为他量身设计的。
在有熟练度面板的前提下,拼悟性他就没虚过。
只要九剑山给的剑诀没有超过他的领悟上限,他都能够依靠熟练度面板,以超出常理的速度将剑诀领悟至极深。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创造九剑山的记录?
陆承宗很快就将心思又放回到剑诀上,一遍又一遍的施展七翎剑诀,每施展一遍,熟练度都会增加一点,然后有少量的感悟涌上心头。
秘境外,李承宗的排名已经挤进了前十,这是目前为止,前十位的顺序第一次发生变化,强如杨乘风,如今的排名都没有发生变化,依旧排在第三位。
这个变动立刻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
“此人究竟是谁?怎么这么陌生?会不会是哪个大派天才弟子易容而来?”
“或者是玉衡剑宗、赤城山的天才剑修?”
“不是玉衡剑宗和赤城山的人,因为刚才此人与‘青宵剑’待在一块,所以我刻意多看了几眼,玉衡剑宗和赤城山功法的气息不是这样的。”
“没想到这次九剑秘境开启,竟然出了一匹黑马。”
如果说现在人们还只是惊诧的话,那么后来就是惊骇了。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代表着李承宗的那条长条不断增长,连带着他的名次也在稳步增长。
第九名、第八名、第七名……
三个月后,李承宗的排名已经冲进了前五,而除了他以外,前十之中其他人的排名顺序丝毫没有变化。
若按往常,眼下这几十万人应该已经走了大半。
毕竟九剑秘境试炼的时间并不短,持续三年时间,人们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就留在原地干看着排名的变化。
说到底,谁拔得头筹,谁又得到了什么奖励,那又关他什么事?
但因为这次试炼出了李承宗这匹黑马,这可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奇观,因此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走,毕竟留在原地虽然可能会耽误些事,但也不是不能修炼。
秘境中,李承宗沉浸在七翎剑诀的修炼中,相较于其他人修炼法术的艰涩、烦躁和苦闷,他的修炼过程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其他人,纵使再天才,在修炼新法术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上困难,绞尽脑汁都无法解决,想像瀑布般飞流直下三千尺那般顺畅是不可能的。
但对李承宗来说却不是这样的,他只需机械般的不断施展,就能稳步提升,一切都如水到渠成一般。
院子里,悬停于半空中的飞剑不断地改变着形态,片刻之后,已走马观花似的变幻出了三种形态。
边上,塔灵目光灼灼,紧紧盯着不断改变着形态的飞剑: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将一门三阶下品剑诀从没入门修炼到融会贯通境界。
这样的进度即使是在九剑秘境的试炼历史上能挤进前列了。
先前塔灵只以为李承宗只是一个普通的法相种子,但现在他发现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这三个月来,他的这缕分身一直就在李承宗的院子里没离开过,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那就是李承宗的参悟进度几乎是匀速的,这简直就违背了常理。
一部剑诀,肯定是入门容易进阶难,越后面越难以进步。
其他几名排名靠前的天才就是这样,前期他们上手的速度比李承宗还快,但后面这差距却一点一点被拉近了,如今李承宗的排名已经排到了第五位。
外面的人现在就已经被李承宗排名上升的速度给震惊到了,只有塔灵知道,真正令人震惊的还在后头呢。
只要李承宗还能保持现在这样的匀速进步速度,最终他将取得的成绩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超过得到惊鲵剑、地坤剑和紫宸剑的那三人。
……
时光匆匆,转眼李承宗进入九剑秘境已经三年时间。
小院中,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塔灵静立一旁,一副已经被震惊到麻木的模样。
空中,飞剑来回纵横,时而化作白鹤翎羽,时而又化作水禽尾羽模样……
在六种不同的翎羽间来回变化着,并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终于,在一连串变化之后,飞剑散发的气势陡然一盛,无形的剑气纵横,将地面划出一道道深痕。
与此同时,第七种变化出现。
七翎剑诀!
大成!
一旁,塔灵满脸的震撼之色,近乎呓语般:“竟然……真的做到了。”
竟然真的有人能在三年内将一门三阶下品剑诀从什么都不会,练到大成境界。
这种事,即便是天生剑心通明的绝代剑道天才都做不到吧?
莫非此人是仙人转世?
还是大能故意隐藏境界来玩来了?
因为只有法相境界或者曾经有着法相境界以上的高手,才能以高屋建瓴的姿态,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将一门三阶下品剑诀练至大成境界。
秘境外,当看到李承宗身后的长条再次暴涨一截,现场再次轰动了。而这样的轰动,在李承宗超过所有人,来到第一的位置时就已经发生过一次。
现在,代表着李承宗的长条和代表着第二名的长条,相差了将近三分之一。
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其他人的长条密密麻麻的拍成一列,整体呈倒梯型,唯有李承宗的长条,凸起的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