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面涅将军,英雄莫问何出处(一) (第2/2页)
“臣父母年迈,在村野里住惯了,怕来到汴京受拘束。”
“唉,此话差异,父母都是怕拖累子女,怕受拘束的话不过是说说罢了。若将军功成名就,自然应该接他们过来享福。”
“太后说得是,等臣安顿妥当了,便去接了父母过来。”
刘娥点头,“嗯,这才是孝顺孩子。”
然后又说:“我知将军家乡在汾州,那汾州知州吴增启是吾一手提拔上来的,我写信让他多多照顾将军的家人,他便不敢怠慢。这下将军在京师做事,便不用时时惦念家中了。”
狄青听了后背冒出些冷汗来,他在前线打仗都不曾惧怕过什么,如今却有丝丝寒意从心底冒出来。
狄青起身谢恩道:“无功不受禄,臣受之有愧。”
刘娥又慢慢说道:“狄将军为国征战,抛头颅洒热血,如此小小恩德何足挂齿?将来吾在朝廷上还要多多仰仗将军,请将军切莫推辞。”
狄青跪倒磕头道:“太后恩德,臣不知如何报答?”
刘娥颇有深意地笑笑,“只要将军有心,总会有机会的。”
------
第二天,官家赵祯与狄青正式见面,赵祯见狄青高大魁梧,一脸正气,也十分喜爱。加上之前范仲淹说此人是“良将之才”,便问询他西夏边陲事务,狄青对答如流,还将自己画的一幅军事地图呈现给赵祯。
赵祯又将军国大计拿来询问狄青,狄青也说得头头是道,很有见解,赵祯更加喜欢。
赵祯心道:“此人虽出身鲁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却不只是侍卫之才,将来前途无量呀!”
下朝后,赵祯对太后刘娥提起要提拔一名侍卫做殿前亲军都指挥使,刘娥一听狄青姓名,便同意了。赵祯见刘娥没有阻拦,颇为高兴。
过了几天,狄青正在殿前当值,远远见下朝了,一群人簇拥着宰相丁谓出来垂拱殿。不想这丁谓特意绕道狄青面前与他搭讪。
“想必这位就是赫赫威名的‘面涅将军’吧?久仰久仰!”狄青面上的刺字太过明显,丁谓一眼便认出了他。
狄青赶忙施礼:“臣狄青,见过丁宰府。”
丁谓道:“我久慕将军大名,今日才得见面。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想不到狄将军这样的年纪,却有如此功绩,了不得呀!”
狄青不善应酬,只是表面敷衍,“丁宰府过奖了。”
丁谓又道:“三日后我府上宴请宾客,若是将军有时间便来一坐,到时候我为将军引荐一下朝堂上的百官。”
丁谓身后跟着的几名官员立刻骚动起来,都在上下打量着这个面有刺字的侍卫,他们不知这人是谁,竟然引得宰相丁谓如此看重?
狄青诚惶诚恐地说:“三日后我当值,不能去宰相府拜会了,请丁宰府恕罪。”
“真是遗憾,下次有机会再聚。”
狄青又躬身施礼,目送丁谓离开。他看着丁谓众星捧月般离开的背影,愈发觉得自己身陷囹圄,背上又冒出些冷汗来。
下了执事,狄青换了便装出宫去马市大街的镇远镖局拜会。
陆畅接了拜贴,上面写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狄青拜会。陆畅心中胡疑,自己未曾结交这样的高官,此人突然拜会是何用义?
陆畅出来大门迎接,却见到了面有刺字的狄二郎,立刻明白。
陆畅赶上前一步说道:“狄兄弟,三年不见,想不到你竟然高升到大内指挥使了,真是幸会幸会!”
狄青也是笑容满面地说:“陆大哥,别来无恙呀!我能有今日,多亏陆大哥救助帮扶,受人点水恩,需当涌泉报,我回京第一件事便是来拜会咱们镇远镖局!”说着便躬身施礼。
陆畅拉着狄青进到客厅献茶,陆畅问了狄青延州前线的许多事务,又叙了一些家常话。狄青才婉转地问:“陆大哥,楼大哥与叶沛妹子近况如何?我到想见见他们,多年不见很是想念呀!”
“他们?”陆畅沉吟不答,半晌才说:“想来要让狄兄弟失望了,他们已经不在此处。”
“他们已经不在镇远镖局了?”
“正是。”
“您可有他们的去处?我也好去拜会。”
“此事说来话长,等有机会再与兄弟细说。”
狄青知道此中必有隐情,可是陆畅不说,他也深究不得。只是狄青这三年的期盼落了空,心中说不出的失落。
等离开了镇远镖局,狄青迎面遇到在延州时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石豫,他比狄青更早来到汴京,此时也在指挥使司任职。两人相见甚欢,直接去了东华门外大街吃酒。
石豫给狄青介绍了汴京的基本情况,也一起抱怨了许多勾心斗角的官场黑暗,怀念了许多在延州时一起同甘共苦的历史。
两人吃得烂醉,吃到宵禁方才散了。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