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天下格局 (第2/2页)
“那...”徐胜的表情很是凝重,脸部微微抽动。看得出,他很纠结,情绪在剧烈地波动。
“相信我,你没有第二个选择。”青衣少女认真的劝说着,目光炙热,眼神片刻不离徐胜。
“好”许久之后,徐胜猛一跺脚,似是下了无比巨大的决心,沉声道:“我同意合作,不过在那之前,我要去看一看情况是否像你说的那般严峻。”
“可以”
青衣少女抓起徐胜,眉头一挑,运动内劲,一部腾跃,冲霄而上。
待他落地,已然窜出十丈有余。
“咻!咻!咻!”
一团黑影在月夜中穿行......
等青衣少女放下徐胜时,天已经蒙蒙亮了。他甩了甩因为颠簸而昏沉的脑袋,费力地压下腹中由下而上的翻腾之感,缓缓吐了口气,向着远方眺望。
噫!
正前方,大约三里开外,一片灯火通明。徐胜定下心神,尝试着将“无形秘力”灌入耳目。顿时,他的眼前豁然开朗,耳边也响起嘈杂之音。
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有成列的军士巡逻,还有成排的士卒执勤警戒,看上去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这还是农民起义军?!
徐胜觉得有些诧异,依着眼前所见,分明是正规军的行派。
“我一直以为关东疲敝,民不聊生,兵源匮乏,疏于操练;军械也是粗劣鄙陋,滥竽充数,现在看来,倒是我小觑了。”徐胜由衷感叹,觉得有些棘手。叛军越是正规,实力就越是强横,就代表着越难对付,他的处境也就越加凶险,
“看来是秦家‘赤霄军’无疑了。”青衣少女沉思片刻,低声说道。
“赤霄军!”徐胜嘀咕着,心里“咯噔”一下。
对于关东之乱,他其实不甚了解,但“赤霄军”的大名却是多有耳闻。根据寻常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他对“赤霄军”也并非一无所知。
关东之乱始于卫獠、卫贤,始于他们两个人的黄道军,二人兵败后,继续与大昭方面对抗,并扛起起义军大旗的就是赤霄军。
传闻中,赤霄军曾陈兵五十万围攻汜水关数年之久。其时也,人心惶惶,即便是中州百姓也对“赤霄军”三个字心惊胆颤,闻之色变。
只可惜赤霄军内部分化,被“绿林军”后来居上。再之后,绿林军也逃不脱相似的命运,内部斗争,自行瓦解。如今关东各地叛军,绝大部分都是从赤霄、绿林两军中分化而出的。
“赤霄军不是完蛋了吗?还有赤霄军与秦家又有什么关系?”徐胜很是好奇,十分难得向青衣少女求教。
“这个故事说起来就长了。”青衣少女摇头晃脑,故弄玄虚。
“长话短说。”徐胜此刻没有心情与她逗乐,而且他知道青衣少女有求于他,因此态度强横了些许。
“你...竟敢...”青衣少女脸色瞬变,不过立即冷静下来,歪头想了想,不耐烦地说道:“秦家原是八大世家之一,与刘家一样都是千年世家,虽然实力在八大世家中垫底,但世代镇守辽州,也算是一方诸侯。三十年前,卫氏二人从辽州起兵作乱,秦家非但没有镇压住,反而在灭族的压力下举族投降了。自那之后,秦家就与大昭彻底分道扬镳,走上了起义军的道儿。秦家的祖地就在‘赤霄郡’,所他们的下辖军队就被叫做‘赤霄军’。后来因为赤霄军发展过快,人员庞杂,内部斗争过于激烈,分化成五部,元气大伤。不过其核心成员依旧保存了下来,仍称赤霄军,时至今日依然把控着辽州大部,是诸起义军中实力最强的一支劲旅。这次合兵西进,就是秦家的主张。“
“秦家?八大家族?”徐胜听得一头雾水,一脸疑惑。
“不是吧小子,你连八大家族都不知道?”青衣少女有些难以置信。
“确实不知道,听都没听过。”
“好吧”青衣少女颇感无奈,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八大世家,亦可称之为七大家族,因为其中有一支就是当今皇室,从严格意义上讲,已经超出了世家的范畴。余下的七家都是历史悠久,在本朝建国之初给予极大支持的。由于皇室衰微,当今天下毫不客气地说,就是七大家族的天下。这七大家族分别是中州沃土刘家,西部神州严家,东北部辽州秦家,南部江州叶家、檀家,西北雍州王家,被流放到最南端嶂、越二地的玉家。现在,就明面上的情形看,严家一枝独秀,牢牢把控着神州,乃至于在中、雍二州都有不小的控制力力;刘家与王家拥兵自重,可列为第二等;叶家、檀家、玉家战略空间有限,底蕴也稍有不足,可列为第三等;至于秦家,差不多已经从七大家族中除名了。”
“哦”徐胜点了点头,表面平静,内心却是震动不已,把青衣少女的话一字不差的牢牢记住,
八大家族难道就是隐藏在背后的力量,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徐胜陷入了沉思,单是一个刘家的附属家族——许家,就能拥有怪人那般存在,那么远在许家之上的八大家族该有多强?
可是,如果八大家族真的是一切秘局的幕后操盘手,那么秦家又怎会被卫獠、卫贤两人征服?要知道,强如卫獠最终也不过是化成一枚血色朱果,被古铜色的大手死死拿捏住。
看来八大家族也远不是最后的答案。
徐胜一时间想到了很多,不由自主地又联想到了青衣少女,按着青衣少女的说法,她连刘家都不是很在意,那么她的来历到底又是什么?是否是八大家族中人?属于哪一家?
“哎,想什么呢?”青衣少女打断了徐胜的遐思,叉腰说道:“现在可不是让你分神的时候。”
算了。
徐胜摇了摇头,收回了心神,一抬首,正迎上青衣少女的目光。他注视了很久,认真地说道:“我同意合作,但想听一听你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