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马拉竹排 (第2/2页)
只是,如果苏游若保持这状态回去,你让来雁北情何以堪?
有感于此,李靖不得不提醒他道,“横波,你的婚期不远了。”
苏游点了点头,随即又皱眉道,“是啊,刚才殿下也提醒我来着。不过,刚才药师也说了,这处下大雪,但百里之外就不一定下雪了,只要咱们能坚持困难走出这一百里地,后面的就都是坦途了。”
李靖有些跟不上苏游的神转移,但还是苦笑着道,“谁说不是呢?但现在积雪已经盈尺,马车在这样的雪地里一日能行十里就不错了。最重要的是,这路上沿途村庄城镇稀少,一日只行十余里的话,咱们晚上就只能在雪地里过夜了。”
“这怎么行?殿下身份尊崇,怎好让他将就?”苏游摇了摇头,断然说道。
两人默默围坐火炉边,李靖绞尽脑汁地想尽办法,苏游却想起了来到这个时代后的每一个雪天。
第一年的冬天,最令苏游印象深刻的自然是杨瑓带着他和杨素颜一起去净念禅院赏梅了,在哪儿,他认识了如同冰霜一样的女僧杨般若,他曾对她有过幻想,但终于在身份的不对等之下退下阵来,如今只留一丝残念。
第二年的冬天,苏游和颜师古在齐郡,这一年的冬天过得最平淡,也最让人充实,那时候的他每日都沉浸在发明创造之中。
第三年的冬天,第一场雪的时候来雁北来到了他的书房,并为了完成爱的仪式而脱得一丝不挂,他却为了逃避这突如其来的爱情而醉倒在太白楼,然后与侯君集风雪夜归;第二场雪后,苏游被齐王请去为死人画像,并由此与来雁北相好并破获了朱粲杀人分尸案......
案子的突破点是狗,当时苏游想起了那两句诗:风雪夜归人,柴门闻狗吠;此时苏游怀抱雪獒,竟然也想起了这两句诗,而后想起了狗拉雪橇。
“药师,我好像有办法了。”苏游欣喜地把自己的想法一字不落地说给了李靖,后者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能行吗?”虽然百分百愿意苏游的办法可行,但李靖还是有些不自信地问道。
“不试试怎么知道?走,咱们去试试。”苏游把怀中的雪獒放回了篮子中,随即站了起来。
李靖点了点头,两人风风火火地走到了校场上,杨瑓也有些疑惑地跟了出来,“想到办法了?”
“也不知可行不可行。”杨瑓和李靖毕竟不同,苏游保持了一丝谦逊,但还是快速地把刚才对李靖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杨瑓一听,顿时大喜道,“来人,拆车轱辘,拆门板。”
“殿下.......”苏游对于杨瑓的雷厉风行早就习惯了,但现在却欲言又止,把门板都卸了,晚上就不怕喝一晚的西北风?
几个士兵听了杨瑓的命令之后也是一愣,他们当然也不知杨瑓要干什么,但还是秉承赴汤蹈火的精神,迅速卸下了一块门板和一两马车的两个车轱辘。
在杨瑓的命令下,门板很快变成了木板,木板很快被固定到了马车的车轼之下。
“哈哈,一看就知道可行。”杨瑓看着自己的杰作,欣喜地笑了起来。
不过,杨瑓还是高兴得有些太早了,在木板增加了受力面积的情况下,马车的确是不往雪地里深陷了,但木板吃雪还是太厉害了,马车并没有想象中的飞快。
李靖显然也看出了关键,随即建议道,“雪翘的原理,倒与水中行舟相似,雪翘的翘字是关键,前方做成小舟一样翘起来又当如何?”
苏游听了李靖之语,不由连连点头,进而说道,“药师兄说的是啊,我想的雪橇还是格局小了些,咱们就做成竹排如何?”
“竹排?这个好,这个好。”杨瑓听了苏游的建议,脑子里立马出现了在水乡中见过的竹排,暗想着玩意要是行在雪地里,岂不是很带感?
杨瑓马上又想到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只是,这榆林怕是没那么多竹子。”
苏游立即无语,谁说竹排一定就是用竹子做的?只不过竹子容易烤火之后弯曲以及浮力更大罢了,但他们现在显然不用考虑浮力的问题。
只要受力面积足够,马车对地面的压强够小;好吧,理科僧的想法对这些古代人来说有些过于抽象了。
李靖几句话解决了杨瑓的疑问,于是开始有条不紊地下达命令。
士兵们找木匠的找木匠,烧火的烧火,伐木砍竹的伐木砍竹.......
隐约猜到齐王这是为回家做准备,原本以为要在这冰雪之地呆下去的士兵们顿时情绪高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