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歌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颂歌文学 >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 346建文帝的改革

346建文帝的改革

346建文帝的改革 (第1/2页)

朱元璋陷入沉思。
  
  朱棣还在沉默。
  
  倒是王布犁忍不住哈哈大笑,指着屏幕道:
  
  “卧槽,老四,你竟然这么猛?”
  
  朱棣正在害怕发抖当中。
  
  毕竟他年岁尚小,野心也没有多少。
  
  更不用说他爹还没死呢!
  
  现在听了王布犁的鼓励,才堪堪冷静下来,迟疑道:
  
  “是,是吗?”
  
  “新帝怎么也当了一年皇帝了,大明不说百万能打仗的兵,五十万人总归是有的吧。
  
  你八百人就敢起兵清君侧,这是要被新皇帝给逼死了,准备放手一搏,不愧是你啊!”
  
  朱棣被王布犁如此夸奖,嘿嘿笑了几声。
  
  他们早就说过,一旦被逼到绝境就算是明知是死,那也得豁出去带走一两个敌人,总之不能干亏本的买卖。
  
  认投?
  
  那是绝对不能认投的。
  
  王布犁夸耀的话,也是落到了朱元璋的耳中。
  
  主要是朱元璋知道朱棣还成功了。
  
  他自认为相比于儿子女婿二人是知道更多内幕的。
  
  这便让他心里稍微有些优越感。
  
  朱元璋对于朱棣的军事能力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只是不知道王布犁在这期间参与了什么角色。
  
  他总觉得王布犁不像是那种只会站在南京城内等着朱棣进城,告诉他去先拜陵寝的角色。
  
  朱元璋猜测当王布犁得知朱棣清君侧的消息后,就开始在暗中谋划怎么帮助他了。
  
  “朕是为了保持大明的长治久安以及同元朝残余势力做斗争,才选择分封制,要藩王们夹辅王室。
  
  咱在封王的时候就说过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今诸子既长,宜各封爵,份镇诸国,为久安长治之计。”
  
  王布犁并没有发表什么看法,朱元璋这么做是有着内心极其坚定的想法的。
  
  对于朱允炆的担忧,朱元璋轻微摇头。
  
  此子目前看来还是缺乏一定的胸襟,也缺乏信心。
  
  这位皇太子的伴读黄子澄非常有把握的答复他:
  
  “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若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
  
  而且还把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事迹拿出来佐证,来证明地方上的藩王是不足为虑的。
  
  “不得不说,这个黄子澄的分析能力是有的。”
  
  王布犁当着老朱的面给夸奖了一句。
  
  毕竟没了黄子澄这个凤雏,谁给建文帝出主意削藩呐?
  
  “嗯。”
  
  朱元璋也是这样想的。
  
  中央朝廷有如此多的精兵良将,纵然是边关藩王造反,能成功的几率又有多少呢?
  
  更何况朱元璋对老四分封的士卒其实一点都不多。
  
  雁门之南,太原其都会也,表里山河,建立晋国。
  
  兼殽陇之险,周秦都圻之地,牧坰之野,直走金城,以西安为中心,建立秦国。
  
  秦晋二王的护卫兵可达到万人往上,比朱棣三千人要强硬很多。
  
  所以朱元璋很纳闷,为啥老四成功了!
  
  老二老三都没成功,难不成他们也早亡了?
  
  朱允炆二十一岁登基,朱元璋觉得岁数够了。
  
  至少要比后面继位的好几个皇帝岁数都大,他能够独立处理朝政,用不着什么权臣。
  
  许多主意都能自己拿。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
  
  他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
  
  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
  
  朱元璋叹了口气。
  
  看样子自己因为长子暴病而亡,再培养一個继承人也没有多少心气了。
  
  所以这个孩子是可以安全继承皇位的保证,但没有当皇帝的本事。
  
  这位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和儒家教育,使得他真正关心他祖父的高压行政措施对平民百姓的影响,因此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
  
  “完蛋。”
  
  朱元璋才把他大儿子朱标的这种错误认知给摆正过来。
  
  现在他孙子也是被这帮儒家所言的给带歪了,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险恶用心。
  
  许多儒士自己个都不相信能办到那种仁政,却认为只要皇帝这么办,天下就会按照儒家设想的那样延续下去。
  
  当皇帝是要驯服这帮读书人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自己被他们驯服,成为他们的工具。
  
  朱元璋认为朱允炆一定是把自己的话给当做耳旁风,认为那些读书人说的话才是真言。
  
  王布犁听着朱元璋长叹一口气,也明白他对于那些儒家子弟的失望。
  
  这帮读书人嘴上说着忠君的话,干的却不是忠君的事。
  
  当然了,王布犁认为朱元璋想要底下人百分百都忠诚于简直是痴人说梦。
  
  朱元璋发现朱允炆这个好孙子,完全是被那些儒家的夸讲给迷惑住了。
  
  他们说这位皇帝又是孝子,又是仁君,称之为遵循儒士劝告和缓和明太祖苛烈行政的一位完美无缺的人物。
  
  他娘的。
  
  朱元璋愤愤的拍了下扶手,这帮狗日的读书人果然是想要借助建文帝的手,来反对咱制定下来的政策。
  
  王布犁余光瞥了朱元璋一眼,果然如此。
  
  朱元璋对于任用读书人当官后的所作所为很不满意,这也是导致了在他临死前搞了南北榜案件,用来打压遍布朝堂的南人,结果等他一死,新帝周遭全都是读书人。
  
  齐泰、黄子澄二人皆是朱元璋担任过很多官职,而且黄子澄是会元,又考中了探花。
  
  同样齐泰也是解元,特别精于礼和兵法。
  
  他在洪武帝弥留之际受顾命,以护卫皇太孙和嗣君,被新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参与国政。
  
  方孝孺这个人早在四十来岁的初年就已经是声名卓著的学者,以文章家和政治思想家闻名,未中过举。
  
  年轻的时候是读书种子,年纪大了是儒家的代表,顺理成章就被建文帝给聘任了。
  
  这三位儒家学者以各种不同方式影响皇帝。
  
  黄子澄和齐泰变成了皇帝的心腹,用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教育他。
  
  他们负责研究一些新政策并付诸实施,目的在改组大明的行政和加强皇帝的权威。
  
  方孝孺是《周礼》专家,他发觉他所见到的是皇帝专制统治的缺点,因此他建议皇帝应该根据古代经典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来实行仁政。
  
  不得不说这三人都是充满着理想的,奈何他们都是书呆子,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
  
  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朱元璋看到这里的时候,嘴已经撇的很难看了。
  
  想不到朕老了的时候,竟然是把辅佐新皇的人选定为这几个人。
  
  难不成王布犁他推辞了?
  
  就算朱标死亡,新皇登基,朱元璋觉得辅政之人必有王布犁,这小子没有被朕重用?
  
  还是他在今后的岁月当中,也看到了大明的未来,一心想要扶持朱棣上位?
  
  毕竟前面他都能看到马皇后身亡的一丁点消息,朱元璋觉得自己的推测是有一定的正确的。
  
  再加上这小子如今内神损耗,兴许是干不了太多的活。
  
  朱棣却是摇摇头:“妹夫,三个书生又没打过仗,就能站在那么多武将头上指挥,怕是不行啊。”
  
  王布犁清楚朱棣是不明白淮西文官集团被干掉只不过是胡惟庸案的开始,一直延续数年,直到后面干掉蓝玉等人。
  
  大明还剩下多少能打的战将了?
  
  “嗯,他们连赵括都不如。”王布犁接了句话茬。
  
  建文帝即位以后,他对这几位儒家师傅言听计从,发起了一些政治上和制度上的改革,其意图是大大背离了太祖高皇帝所做的安排。
  
  洪武十三年太祖因裁撤中书省而使中央一些行政机关被取消,它们在现在已部分地有所恢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听说你喜欢我(影视原著) 我是有良心的 妙笔计划:风暴之海 我死后渣男疯了傅铭煜程西 末日游戏:我靠建设领地当包租婆 外乡人的旅途 斗破苍穹之药族族长 女配逆袭:特种兵女神 游戏世界的开挂之旅 傅铭煜程西的小说